NEWS

新闻资讯

报告称我国普惠金融创新呈四特征 数字普惠或成主流

发布时间:

2018-09-13

来源:

作者:


  新华网(16.050, 0.21, 1.33%)北京8月6日电 8月5日,首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在京举行。峰会由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与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主办、平安普惠承办,并得到中国银行(3.540, 0.05, 1.43%)业协会、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和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等单位支持。国务院扶贫办、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此外,《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18)》在峰会上正式公开发布。报告认为,过去几年,政策引导和技术发展大大加快了我国普惠金融领域的创新,将我国普惠金融带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呈现出许多新特征。

  一是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普惠金融不仅包括信贷,还应包括储蓄、投资理财、保险、支付、汇兑、租赁、养老金等全功能、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从企业客户角度,甚至还可能会增加管理咨询、财务顾问、现金管理等其他的服务内容。

  二是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近年来,普惠金融的参与主体已逐步发展成为囊括了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非银行金融以及金融科技企业等在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

  三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迅速,并有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中国近年已发展成为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头羊。

  四是普惠金融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可持续得到极大改善。一些新的普惠金融模式开始形成,普惠金融开始成为许多机构竞相进入的蓝海。

  报告同时也提出,普惠金融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如何更好地关注客户视角的风险,以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如何规范金融机构行为,让普惠金融业务与审慎监管要求相一致,更好地管理金融机构的风险?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创新来加以解决。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介绍,上述报告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与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微众银行合作编写,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报告以不同类型机构为主线,从金融功能角度全面介绍了各类机构在相关领域的实践,勾勒出我国普惠金融创新的全貌。

版权所有 © 新郑郑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0371-87088111    投诉电话:0371-86622099     地址:新郑市玉前路庆都首府23号楼

版权所有©新郑郑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本网站支持IPV6    营业执照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郑州    SEO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