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资讯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全面精准地服务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21-03-03

来源: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

记者张宏斌

    日前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为农服务宗旨,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大对机构法人在县域、业务在县域的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服务乡村振兴的内设机构。明确地方政府监管和风险处置责任,保持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法人地位和数量总体稳定,做好监督管理、风险化解、深化改革工作。完善涉农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强化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鼓励开发专属金融产品支持新型农业加强对农业信贷担保放大倍数的量化考核,提高农业信贷担保规模。发挥“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中央一号文件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服务乡村振兴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021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作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乡村振兴被高度重视,而为了更全面、更精准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的相关内容预计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也将成为被关注的议题。
 
    毋庸置疑,“三农”工作重心将实现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那么,农村金融服务如何体现“全面”,又如何突出“精准”,这就要把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的方向把握好。
 
    农村金融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这既包括农村金融生态体系的优化以适应乡村振兴全面的金融需求,又包括如何赋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使其大幅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同时,还需健全并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激励机制,并将多种金融工具组合运用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各个环节之中。
 
    当前,农业农村“融资难、融资贵、风险高”等问题仍然突出,还需要努力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快建立健全既符合金融市场规律、金融法规制度要求,又符合农业农村需求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
 
    农村金融是由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以及合作金融组成,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尤其是基于我国各地区较大的差异因素,农村金融生态体系中的不同供给角色应发挥不同的作用。例如,在经济较为发达、城镇化率较高的地区,商业金融较为发达;而在经济欠发达、城镇化率较低的地区,政策性金融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当前农村金融供给的角度来看,供给总量是充分的,但尚需“质”的提升,尤其是从结构上来看,在部分地区,一些有需求的“三农”和小微主体仍然很难获得信贷支持。尽管监管部门、地方政府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出台了很多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但优化农村金融生态体系的工作仍需持续推进。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农信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孔发龙和湖南省联社党委书记赵应云就“如何赋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分别提交了议案。今年“两会”期间,相信有关“如何赋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使其大幅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的议题将会再次被提出。
 
    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衔接的目标来看,作为县域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农信机构既需要进一步下沉,尤其是在监管部门反复强调“保持县域法人地位不变”的背景下,农信机构在践行脱贫攻坚历史使命的同时,应进一步担当起助小扶弱的责任。但是,以当前全国农信系统的情况来看,农信机构所面临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其资本补充能力、存款组织能力、主动负债能力以及客户维护能力等都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来自产业结构调整、同行竞争以及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农信机构的资产质量总体来说下行压力较大。因此,如何让支农支小的主力军更具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也将是今年“两会”期间会被关注的内容。
 
    2021年1月8日,我国首个活体畜牧期货品种——生猪期货,在历经近20年的研发后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从而为生猪产业链提供规避价格风险的管理工具。生猪期货上市不仅在生猪生产经营领域引起较大反响,这也是金融工具组合运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又一重要创新举措。
 
    如果说优化农村金融生态体系,赋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致力于推动金融更全面地服务乡村振兴,那么,健全并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激励机制,并将多种金融工具组合运用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各个环节之中是为了金融更精准地服务乡村振兴。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上述目标,金融不仅需要信贷服务,还需要保险、期货、证券、担保、租赁等多种金融工具协同发力。
 
    我国农业产业的特征尚属于“大国小农”的格局,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是产业振兴,这就需要构建更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价值链条。而无论是“十四五”规划建议,还是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刚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业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这些均需要金融的精准服务作为有力保障,这也将是今年全国“两会”热议的话题。

版权所有 © 新郑郑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0371-87088111    投诉电话:0371-86622099     地址:新郑市玉前路庆都首府23号楼

版权所有©新郑郑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本网站支持IPV6    营业执照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郑州    SEO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